悬泉置遗址的前世今生
推荐文章
一、地形地貌
悬泉置遗址前为从南至北之广阔的洪积倾斜平原,局部地区呈波浪形起伏,向北部倾斜。整个倾斜平原覆盖着中上更新统洪积、坡积沙砾碎石,植被稀少,构成“岩漠”与“砾漠”,由于地势较高,且多风,又有风沙地貌呈现。南侧火焰山因受强烈剥蚀,山顶多成浑圆状,山脊多呈猪背状。
二、地质条件
悬泉置遗址所在地区处于祁连山褶皱北翼与天山——内蒙褶皱系北山褶皱带之间。区域构造体系的发育,可追溯到加里东期或更早一些,存在着前震旦系中上元古界露头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到了第四纪,即现今为山前坳陷,坳陷中堆积了冰水、洪积泥,成为砂、砾组合,表层则为风积沙,如遇暴雨则泥沙俱下形成山洪。
三、气候
悬泉置遗址地处内陆,属于西部暖温带干旱气候区,主要特点是降雨量少,蒸发量大、日照长,昼夜温差显著,冬春季节不太明显,夏季炎热冬季寒冷,风大沙尘多,灾害频繁。年平均降水量42.2 毫米,蒸发量2505 毫米,年平均气温9.9℃,最高气温41.7℃,最低气温-30.5℃。年平均无霜期152 天。
由于地理因素所致,自然灾害较为频繁,并有突发性和持久性等特点。其灾害有:洪水、霜冻、干热风、大风、沙暴、板结雨(雪)、地震等。其中大风是悬泉置周边地区最大的威胁和灾难,根据简牍文献记载及考古地层8,公元20 年至前20 年间,曾有两次特大沙尘暴袭击过悬泉。根据气候条件统计,敦煌大风日曾多达105 天,大风集中于3—5 月,春、夏、秋多东风,冬季多西风,年平均大风和沙暴日数分别为15.4 和15.8 次。
四、水文
悬泉置遗址属敦煌最大的内陆河——疏勒河中下游极端干旱荒漠地区。水资源主要是祁连山冰川融化径流汇集形成的,这一区域是径流散失区,1960 年双塔水库建成后,已全部截流。
遗址以北3公里甜水井,原有人工开凿的水井多眼,由此而得名,据县志记述清代时泉水溢出,现无存。该地地下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。
遗址以南2公里山谷中有露头泉水流出,出水山涧,依地势由高至低而降,悬泉亦由此得名。该水现在仍保持自然状态大,但水量受气候、季节、雨量、祁连山雪水的变化影响,时有丰衰,季有增减。
五、植被条件
由于遗址所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,其植被种类单调,稀疏、低矮是主要特点。遗址南侧火焰山寸草不生。遗址以北砾石沙质荒漠中,多分布有耐盐、耐旱的植物群落,如羽茅、艾蒿、黄花、芨芨草、莎草、梭梭、麻黄等黎科和菊科植物。遗址以北疏勒河平原区域广大的盐渍化土壤上,分布有白刺、红柳、盐穗木、骆驼刺、苏枸杞等灌丛和芦苇。
六、交通条件
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。敦煌机场,可连接国内主要城市如北京、银川、武汉、上海、南京、兰州、西安、乌鲁木齐、成都、重庆、杭州等。敦煌铁路的通车,将敦煌与国内干线铁路网相连接。汽车运输主要依靠敦煌市区经安西和柳园而通向312国道的两条公路运输线。
悬泉置遗址北面约2公里外,2006年建有兰敦(兰州-敦煌)铁路,并设有甜水井车站。遗址北面1.5公里处原为313国道,2014年敦煌市政府改建为柳格高速公路(柳园-敦煌-格尔木),并在距悬泉置遗址以西5公里处设有高速服务站,自敦煌至遗址约1小时车程,需故此悬泉置遗址始终处于东西交通要道的旁侧,交通便利。